话说,游戏玩家们脑洞大开的程度,真是一次次刷新着外人的认知边界。你以为宅家打游戏的那帮人只会喊“开黑”或者“冲冲冲”?嘿,这下可好,赶上高考季,率土之滨的玩家直接甩给大家一套看了想落泪的“率土高考卷”。先别忙着笑,一打开看看卷子内容,谁想得到,这本来是游戏区,分分钟摇身变成学霸试炼场了,甚至有种迷茫错觉——这年头玩个游戏难道得文理全能?我寻思着,原本打算随便划几道题糊弄下,结果发现这难度,估计我得再啃两本教材才敢深呼吸按下提交。
刚刷到这事的时候,第一反应当然是懵圈。怎么会有玩家自个儿闲到给自己出高考题?真的不是那些补习班老师组团潜伏进率土圈搞策划吗?但转念一想,又觉得挺合逻辑。大家都知道,率土之滨这游戏,本质上就不是“快快乐乐种田”、“耍耍技能完事”那种类型啊。这游戏摆明了就是人在江湖漂,哪能不烧脑。资源分配、阵型调整、出兵决策连环反应,每天上班摸鱼都没这盘棋下得复杂,玩家智商全程在线,闲着还要研究什么联盟外交和商路抉择。
说到这儿,不得不感慨,所谓“率土高考题”其实一点都没离谱。质疑的人多半还没亲身经历过率土里的疯狂。不只是随便玩玩而已。你要能顺利混到顶级联盟,也得是综合能力拉满的人才。不信你翻翻那张高考卷:有考数学的,让你算游戏里名望和建设值的关系,20,000名望的时候,建设上限能到多少?表面看,好像换算下就完了,实则暗含套路,玩过的都懂这里面的隐藏陷阱。还有什么文言文阅读理解,题材来自游戏机制和历史典故混搭。哎哟,这锅端得真的是又香又辣,就算混子玩家也挑不出毛病。
有人可能要问了,这不是难为自家兄弟姐妹吗?搞这么复杂的考卷,正常人不是要跪地投降?可现实越来越魔幻,评论区一大波“学霸玩家”自信答题秀分数,别人本来只是来看个热闹,转眼就变成大型炫技场面。有的玩家说,做这些题跟轻松复盘策略一样,看题思路一下子就抓住重点。另一边学渣玩家虽说喊“头秃”,但边复习边做题,竟然也乐在其中,不由让人怀疑:这到底是游戏?还是变相拉群进修的学习交流群?
站在旁观者角度,率土圈子不缺各种人才。玩过的都清楚,想在这个游戏里搞定一座城,拆一张卡,哪一环都考验推理分析能力。更别说某些高阶玩法背后的数学算法和文史素养。现在玩家不光在游戏里内卷,连做题都卷出了花样。要不是亲眼所见,很难信服有人能把文言文、数学建模、艺术鉴赏、英语翻译……哐哐一顿全打包进一份试卷。不服不行,连吃瓜群众都忍不住调侃:这怕不是穿越到清华附中的游戏社团现场吧?
有意思的是,这种试卷并不是闭门造车拍拍自嗨。平台上晒分秀答题的玩家一堆,做不出来的反倒在底下起哄,“下次再出要不要加个体育考试”,还有乱入建议出黑暗模式的。人群里卷与不卷的氛围都很和谐,甚至热梗频出,“此卷献给全服最强打工人”,“家人们别劝了,我发誓以后只攻略题目先不打PK”等等,一时间号角吹响,游戏圈文化气息甚至盖过了不少学术圈。玩个游戏,居然也能把自己整成“全能战士”,不得不说,网友的产出能力真是一言难尽。
其实大家讨论来讨论去,最核心的矛盾点就在于“为什么玩家能整出这么硬核的题”,这个问题乍一听挺怪,细想其实并不出奇。倘若你在率土之滨混过几年,肯定见识过联盟里的大佬们,单就派兵布阵和资源转化,两眼一瞪,口算秒出答案那种。游戏式微商路、攻守平衡,早让一批玩家练出了“见微知著,推理成性”的技能。别忘了,这游戏不仅考脑力,还考团队、沟通和心理素质。就拿做题来说吧,看上去是玩梗,实则是高手们日常头脑风暴的缩影。外头的人嘲笑游戏只浪费时间,里头的人可早就把技能树都点出来了。
换一个角度说,这种操作其实反映了当下游戏圈子里的一种悄然变化。老有人喷玩游戏就是“不务正业”,现在可不一样,打着打着游戏都能发散出创造力。率土高考题一出,直接把“玩乐”与“学习”这两件事无缝接轨。从此但凡有人说你光顾着打怪升级,不进步,直接怼一句“哥们已经在高考了”,多体面。再者,卷子不仅要求你懂策略推算,还要对古文、历史、英语都不能陌生,别说高考状元,估计有些大学生也未必能全答对。这么一搞,玩率土都成了一门跨学科的新手艺。
话说回来,为什么率土玩家能把游戏和现实这么自然地嫁接?细扒一下还是因为这波玩家本来就能折腾。谁说游戏只能娱乐放松?时代变了,现在连开发商和社区都在鼓励“寓教于乐”,你看国外那些教育游戏不都混得风生水起?国内还不是脑洞无限。“知识+娱乐”成了主流玩法。而且,越是复杂的策略型游戏,玩家素质和学习能力越容易被激发。不是随口说说,毕竟要跑在顶级水平线的人,哪一个不是游戏中琢磨新算法、交流历史典故,甚至私下自学外语的狠人?
定睛一看,这场“率土高考”其实可以看成一次集体小型自我挑战。题主花心思编题,玩家踊跃答卷,不是为了谁给奖学金,纯粹是享受知识挑战的成就感,这种自发性,放到任何学习群体都能爆出火花。“开心就好”不再只是口号,真正有趣的灵魂能在娱乐中发掘深度。反观不少所谓的“学习软件”,拼了命都带不动用户动力。再看看人家游戏圈,玩着玩着就自发卷出学霸文化。不服行吗?
顺带提一句,做题过程中还隐藏了不少所谓的情感共振。答题时找队友组团、研究套路,有人专门分析每一道题目的出题思路和陷阱,专业选手甚至做起了解析文档。整个社区热热闹闹,看起来嬉笑打闹,但内里其实是南拳北腿相互尊重,一种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自信心态在蔓延。热闹背后,是共同的认同感,也是圈子的凝聚力。
如果说之前大家总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游戏爱好者,现在很难说究竟谁是被定义的一方。这种高考卷的出现,本质上是在打破固有偏见。曾几何时,“玩物丧志”这四个字贴在多少年轻人的额头上,现在有谁还好意思一刀切?要说新时代的游戏玩家,不止会“打”,更会“卷”。
最后,看到大家在评论区里一通胡侃,有的光明正大承认“我就爱玩,但我也会学”,有的则调侃“卷不过高考卷,只好卷游戏地皮”,不禁觉得,这就是互联网上独特的小确幸。人活着嘛,总归得有点让自己心动的事,也总有人能把兴趣和成长完美结合。率土玩家的这波神操作,真让人不得不佩服一句:高手在民间,脑洞无极限!
不知道看完这套不正经又特别认真的“率土高考题”,你有没有跃跃欲试,想要体验一把??你觉得,下一个被玩家“毕业设计”出考试卷的游戏,还会是谁呢?一起来聊聊!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